宋元明清时期的李姓

建筑类 2018-08-29 点击:

如前所述,唐末五代时的社会动乱,造成我国北方人口持续南迁,其中有不少李姓人移居江南。宋朝建立后,国家重新统一,中国人口由北向南的大迁徙暂时告一段落。这一时期,李姓散居于全国各地.其发展也呈现出相对稳定状态,但南、北李姓的发展各有不同。

 

在北方,宋朝初年,我国西北地区有一支少数民族李姓兴起,即党项李氏。他们在今宁夏一带建立了大夏国(西夏),先后历10帝(王)、190年,最后被蒙古军攻灭.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,其先为唐代赐姓的党项酋长拓拔思恭。拓拔氏于唐末镇压黄巢起义有功.被唐俏宗赐姓李,授定难军节度使,封夏国公,据有今陕北、甘肃、宁夏部分地区。到北宋初年,这支党项人发展壮大,不断攻掠宋朝边地,直到李元昊建立西夏政权时,他们已控制了“东尽黄河,西界玉门,南接萧关,北控大漠”的广大地区.形成与辽、宋分庭抗礼局面.由于西夏立国长达近2个世纪,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。特别是西夏李氏,虽为少数民族所改,但他们与汉人政权频繁交往,时战时和,受汉文化影响极深.这支李姓人自唐末接受赐姓,历五代、宋、夏400余年,曾数次改姓,直到西夏灭亡之后,其皇族及臣民又多半恢复为李姓.完全汉化。这一现象,在李姓演变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。

宋元明清时期的李姓

在南方,自宋朝建立后,李姓作为国姓那种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已不复存在,反之,南唐李氏遗族还需隐姓埋名,才能躲过迫害。且五代以来,朝廷“取士不间家世,婚姻不问阀阅”,李姓世家大族已失去往日的辉煌,其子孙或沦为庶民百姓,为谋生计而奔波劳碌;或偶尔通过科举之路,谋上一官半职,则是家门有幸,荣耀乡里。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北宋末年才稍有转机。当时有名臣李纲,祖籍福建邵武,在祖父时移居无锡。李纲以进士仕官,官至监察御史。金兵南下攻汴京时,他力主抗战,成为主战派代表.后来主和派将他排挤出京师,注京沦陷,北宋灭亡。南宋初年,高宗赵构曾起用他为宰相.后在投降派鼓动卜,又将李纲免职,并将抗金失败的“罪责”都推到他身上。绍兴十年(1411年),李纲抱恨而终,其英名则永垂青史。这一时期,北方已被金人占据,中原百姓及官宦之家不愿受金人奴役而大量南逃,人数之多,超过以往历代。同时,由于金兵多次南厂攻击南宋.战火遍及江淮流域及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等地,原来定居于江南的百姓包括李姓人在内,又继续向南徙居.有些人成为福建、广东各支李姓的开基祖。如闽、粤一带李姓著名始祖李火德,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。

 

据当代闽、粤一带的李姓族谱记载:李火德的祖先在宋代为躲避金兵由沐京南下,迁居江西赣州。到李火德时,其家又由赣州迁到福建宁化石壁村.宋元之际,其裔移居上杭,此后子孙繁茂,名人辈出,历元、明、清各朝,散布于闽、粤、台、浙等省,并远播东南亚及欧美各地。据说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,即李火德第二十八代孙。

 

两宋之际,由中原南下的李姓还有一部分经江西向西南迁徙,最后进入云南、四川。他们在北宋末年由中原南下后辗转定居于豫章(今南昌一带),后又在元末明初的移民潮中由豫章移居湖南,其后繁衍发展,分衍于湖北麻城、孝感等处。明清之际有李雄,率族人由湖北西迁入蜀,后代分布于重庆、合川、华莹、射洪、黔江等地,李雄遂为这支李姓的入蜀始祖。

 

上述两支李姓的迁徙过程,大致反映了宋代以后北方李姓南迁的艰辛历程.他们为避战火由中原南迁,先是流落于沿长江以南各省,后遭遇宋元、元明等政权交替时的战乱,又经由浙江、江西入闽,到达东南沿海各地;还有一部分人则从江西向西经由湖南、湖北迁入西南各省,形成由东向西的移民潮。

宋元明清时期的李姓

http://m.naimujj.com/zhougongjiemeng/88056.html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

大家正在看